(每一道餐點/菜色後方會有一顆~五顆的”*”,即本君考慮該餐點的美味程度、外觀設計、擺盤裝飾、價格分量、製作時間等因素後所給予的個人評分,越多顆星評價越高;本食記出自個人感想,若覺得文章不夠實用、千萬別不忍心按下一隻大拇指、並歡迎指正;如果喜歡我的文章、也請不要吝嗇給出三根大拇指!也很歡迎留言加好友~) 

幫大家估一下看完這篇文章所需的時間—  

快快跳圖片(快速瀏覽照片):0.25分

我只看食物(看餐點的介紹):2.5分 

細看二三事(詳讀全篇文章):3分鐘

真的是萬萬萬萬沒有想到…本君生性愛吃甜、嗜甜點如生命

但即使是我最愛的冰淇淋、大概吃了幾球就會感到膩口而吃不下去

沒想到沒想到…漩漩兒從台東帶上來的地瓜酥

竟然一兒再、再而三地打破了這個定律?!!!

咱暪初次見面時,漩漩兒就帶了兩包台東特產—-地瓜酥

一共有兩家:楊記與連城記,兩家都是蓋出名的

不過在看到漩漩兒拿出來的兩大包地瓜酥之前

我其實從來沒見過或吃過地瓜酥

還以為他是像蛋黃酥一樣的中式餅類,直到我拿到手後……


哇~原來這就是地瓜酥!大~一包~

不過這並不是她當初帶上來給我的

上次他拿來的是兩包小包,這次的分量是大包(350~370g)

別以為這樣的尺寸一定很貴,兩包加起來也才不過$240呢=0=

記得我當時當一打開來、只想吃幾片試試味道時

就被他令人吮指的魔力給制伏了……

簡單來說,第一次漩漩兒帶給我的兩包地瓜酥從開封到完結沒已經過2個小時…


我想這樣子大家應該知道我有多麼喜歡這地瓜酥了吧?

至於是不是因為這兩家做得特別好吃?

因為我還沒有吃過別處的地瓜酥、所以無法比較

咱們還是先來說說眼前這兩款好惹~

簡簡單單的地瓜酥,其實背後大有學問

製作過程、地瓜品種都值得深入探討

開始品味地瓜酥之前、先讓我們做些功課吧~


~地瓜小常識~

甘藷,學名:Ipomoea batatas(L.) Lam.,英名:Sweet potato

別名:番薯、地瓜、山芋、甜藷、紅山芋、黃藷、白藷等

地瓜最早是由美洲的熱帶地區的印第安人所栽植出來的

之後輾轉擴及了歐洲大陸、甚至中國

由於台灣的緯度環境條件適合甘藷生長

於是17世紀初、明末荷出之時,地瓜由福建的移民傳入

(亦有由西班牙人、荷蘭人引進之說)

解決了當時的飢荒問題具有豐富營養價值的地瓜

甚至也能作於工業及食品加工,除了食用、更有經濟作物之用

目前,台灣的地瓜主要產在中部的嘉南平原

南部的屏東、高雄也有栽培,反而是花蓮及台東縣的產量最少

(資料來源:瓜瓜園維基百科)


楊記與連城記都使用了瓜瓜園所產的台農57號地瓜,產區在雲嘉平原

台農57號地瓜

俗稱

黃金蕃藷、雞爪子甘藷(葉狀外型似雞爪成五深裂或三深裂)、金錢仔蕃藷

品種來源

民國39年雜交,44年選出由農試所嘉義分所命名推廣至今

是本省種植面積最廣,接受度最高,品質最穩定之品種

一年四季在不同地區皆有栽培生產,唯在不同季節或不同栽種區域採收時質感略有差異性

產品特性

肉色呈金黃、橙黃色,口感鬆Q,適口性佳

產品用途

適蒸煮、炸或烤食,略帶栗香味,亦可供製糕餅點心及製作澱粉用

(以上資訊來自瓜瓜園)


連城記的官網上有影片有很詳細的地瓜酥食材選用與製作流程介紹

品種相同的地瓜,在不同的地區、不同的土壤栽植出來,竟然有不一樣的外觀!

例如在大肚山的紅土所栽種的地瓜是紅皮的、嘉南平原的產出的則是灰皮的

其實甜度、味道是一樣的,只是不同產區、收成時間有落差

大量生產地瓜酥的店家、為了收足一定的量,需要從不同的產區進貨


兩家的地瓜酥製作過程也類似,先將地瓜分級,大的做地瓜酥、小的做地瓜蜜

經由清洗去皮切片至0.7~0.8mm、180度油炸濾油之後,淋上特製的麥芽糖就完成了~

使用一樣的地瓜、製作過程也類似,我想兩家最主要的差別就在於所淋上的麥芽糖

異於坊間所使用的糖粉,楊記與連城記都使用了精心熬煮的麥芽糖漿

古法製作的用心與堅持、也是讓他們聲名遠播的原因之一

不過有幾個讓我感到有趣又好奇的地方

1.既然經過了油炸的過程,為何地瓜酥的脂肪含量可以如此的低、僅佔了0.8%呢?

2.未經加工的地瓜,每100g熱量大概120~140kcal

加工成地瓜酥之後、熱量增加了將近三倍呢!(◎_◎;)

 

~愛心小叮嚀~

 

然地瓜酥營養標示上的脂含量也極低

 

But…如果澱粉/糖類吃多了、熱量沒有被消耗掉

 

在身體裡面也會轉換成脂肪與膽固醇的喔((切心(╥﹏╥)

3.兩家地瓜酥同樣未添加防腐劑,連城記的保存期限卻比楊記多了5天(Why~?)

 

楊記家傳地瓜酥(大包350g/$120、小包175g/$60)*****
連城記地瓜酥(大包370g/$120、小包180g/$60)*****

左右分別是楊記與連城記的,實在分辨不出來

不論顏色、厚薄、酥脆感、甜度、碎片大小都很接近

用照片實在看不出個所以然@@

真得要自己咬下去、才能被那種漆哩喀啦的感動誘使


沒有沾到糖漿的部份,是甘甘甜甜

自然回甘的地瓜脆片,享受的是那薄脆爽口的口感


沾了麥芽糖的地瓜酥,彼此糾結成一團

多了黏牙感與更多的甜份,吃起來更加富足


實在太可口,即使有前車之艦、知道這回自己要克制,但還是止不住我的嘴

就這麼一口接一口,不知不覺,我已經吃掉了一半了⋯⋯

注意是兩種都吃了一半、所以已經嗑掉了一包啦(>人<;)


雖然不會甜膩,但是吃多了容易乾口

所以我就突發奇想、讓他多點水份

上圖把地瓜酥當成麥片一樣、沖入五穀粉享用

原本淡薄無味的五穀粥因為麥芽糖份的加持,更加美味了


正好家裡有蓮子湯,也把地瓜酥泡進去

吸足水份的地瓜酥,雖然失去了酥酥脆脆的口感

但是那種纏綿誘人的香氣仍然存在,

配蓮子、紅豆、芋頭這些傳統甜湯都很對味!


再來是一些極為罪惡的組合,拿出手邊的福源三醬——

花生黑芝麻白芝麻,與地瓜酥搭配著吃⋯⋯

不過地瓜酥本來的糖漿就很濃了,加上花生芝麻這類乾燥且味道重的抹醬,有點衝突

只能說這是好玩、但沒有比較好吃啦~


同樣看似罪惡且奇怪的組合,這個「地瓜酥+堅果」就不一樣了

拿輕薄酥脆的地瓜酥、搭配口感同樣清脆響亮的堅果類

濃厚的堅果香氣不僅讓地瓜酥單純的甘味多了一個層次

核果的顆粒感夾雜在碎片狀的地瓜酥之中、也讓咬感倍增

再者,我用的是經過加鹽烘烤的夏威夷豆與蜜烤過的核桃、腰果等

鹽香與麥芽的相互映襯、或是蜜甜與脂肪的相輔相成

都使得這罪惡的組合難以令人招架(>人<;)


前面的組合都還有一些邏輯在,但是最後,我嘗試了一個意想不到的組合

首先,拿出一整碗滿滿的地瓜酥、疊得像座小山丘一樣高


然後用湯匙用力地給他壓下去!!!!!

越碎越好、像是在做起司蛋糕時、努力把餅乾壓成粉末一樣

最後一步,我要丟入一樣當季新鮮的驚人食材——


你沒有看錯!這是芒果~以為我是隨便呼嚨人?

不不不,我是真的是了很多種組合,蘋果、香蕉、西瓜、葡萄、芭樂⋯⋯

最後發現只有芒果跟地瓜酥最對味

把芒果跟地瓜酥一樣壓爛、讓他噴汁

甜美的芒果汁滲透了地瓜酥

讓原本單純的甜味濛上了新鮮清爽的果香

就是這麼奇妙、就是這麼意想不到

但是芒果與地瓜酥、竟然是我試過的多種組合裡

最讓我流連忘返的


恩恩⋯⋯當我拍下這張照片時,距離開封的時間也才不過一個小時⋯⋯

實在太涮嘴啦>///<

最近還看到有人介紹了各種口味的地瓜酥

甘梅、辣味、海苔、胡椒、芥末等等,不過最受歡迎的還是原味

對我來說,這地瓜酥不僅吃得美味爽快

更是漩漩兒遠從臺東帶來的名產,在吃的當下也好幸福啊

官網:楊記連城記

 

看完文章,有沒有甚麼性質相似的推薦好店願意與本君分享呢?
因為設備緣故、愛評網的留言本君比較不方便搜尋
歡迎大家到我的粉專分享給我吧!別忘了順便幫忙按個讚^^  

 

Godguard’s 神奇美食坊

 

8%甜•鹹點心屋:(私心推薦)[東門站]6.14開幕搶第一~實力不凡但動作緩慢...8%甜鹹點心屋